我猜想,在古代世界的稍后時期,所以漸漸滋長了禁欲主義,除了我們已經探討過的原因之外,一定還有更多尚不清楚的原因,有時候,生活似乎是愜意的,這時人們是雄壯活潑的,這種塵世中生存的樂趣,足以令人滿意。又有的時候,人們顯得厭倦,這個世界和它的樂趣不能令人滿意,這個時候,人們求助于精神上的安慰或未來的生命,以彌補這個塵世生活的自然的空虛。試將歌中歌(Sofig of Song)的所羅門與傳道書(Ecclesiastes)中的所羅門比較一下,一個代表著古代世界的鼎盛時期,另一個代表著古代世界的沒落時期,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,我不敢自詡知道。或許那是極為簡單的生理原因,如僵硬機械的都市生活代替了活潑積極的曠野生活;或許由于苦修派信徒的肝臟淤滯;或許由于傳道書的作者沒有充分實踐它的思想,就認為四大皆空。無論是哪一種情況,毫無疑問,